什么是工业橡胶同步带

什么是工业橡胶同步带

什么是工业橡胶同步带?工业橡胶同步带 英文名称:synchronous belt 定义:横截面为矩形或近似为矩形、内表面(或内、外表面)具有等距横向齿的环形传动带。

工业橡胶同步带是以钢丝绳或玻璃纤维为强力层,外覆以聚氨酯或氯丁橡胶的环形带,带的内周制成齿状,使其与齿形带轮啮合。

工业同步带传动时,传动比准确,对轴作用力小,结构紧凑,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一般使用温度-20℃―80℃,v 50m/s,P 300kw,i 10,对于要求同步的传动也可用于低速传动。

工业橡胶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环行带及具有相应吻合的轮所组成。

它综合了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各自的优点。

转动时,通过带齿与轮的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

工业橡胶同步带传动具有准确的传动比,无滑差,可获得恒定的速比,传动平稳,能吸振,噪音小,传动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10。

允许线速度可达50M/S,传递功率从几瓦到百千瓦。

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98%,结构紧凑,适宜于多轴传动,不需润滑,无污染,因此可在不允许有污染和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场所下正常工作。

传输产品广泛用于纺织、机床、烟草、通讯电缆、轻工、化工、冶金、仪表仪器、食品、矿山、石油、汽车等各行业各种类型的机械传动中。

工业橡胶同步带齿型图工业橡胶同步带有表示方法工业橡胶同步带有那些优势?A、传动准确,工作时无滑动,具有恒定的传动比;B、传动平稳,具有缓冲、减振能力,噪声低;C、传动效率高,可达0.98,节能效果明显;[工业电器网-cnelc]>D、维护保养方便,不需润滑,维护费用低;E、速比范围大,一般可达10,线速度可达50m/s,具有较大的功率传递范围,可达几瓦到几百千瓦;F、可用于长距离传动,中心距可达10m以上。

工业橡胶同步带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有那些?同步带在贮藏中严禁曲折,否则会引起抗拉层折断,其允许弯曲的最小直径见下表。

同步带类型 型号 允许最小弯曲直径 梯形齿同步带 MXL,T2.5 15 XL,T5 15 L,AT5,T10 20 AT10,H 40 XH,T20 70 XXH,20M 100 圆弧齿同步带 S2M,S3M,3MRPP2M,RPP3M 15 S4.5M,S5M,4M,RPP5M 25 S8M,8M,RPP8M 40 S14M,14MRPP14M 80 不得将同步带长期处于不正常的弯曲状态下存放。

1、请保存在阴凉处。

2、安装时请缩短中心距或放松张紧轮,然后复位。

不得强行将同步带从轮的挡边上硬拉拖磨装入。

3、安装时同步带的边线必须与轮的齿面垂直。

4、主动轮与被动轮的主轴平行度应控制在正切tg =1/1000 左右。

轴位不会直接影响使用寿命。

5、如发现带子跑边现象,应调整二轴平行度或二轮的轴向位置。

并调整张紧轮的压力。

6、如发现同步带松弛或有跳齿现象,应立即检查中心距是否正确或松动移位。

否则应该调整或加固。

7、同步带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的规格型号和带宽,适当调整张紧力。

8、张紧轮一定要安装在同步带传动时松边一侧。

在标记交换中,有哪几种标记分配方式

1.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的典型代表:公众电话网(PSTN网)和移动网(包括GSM网和CDMA网) 基本特点: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

优点: ①由于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所以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

②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双方可以随时通信,实时性强。

③双方通信时按发送顺序传送数据,不存在失序问题。

④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⑤电路交换的交换的交换设备(交换机等)及控制均较简单。

缺点: ①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嫌长。

②电路交换连接建立后,物理通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2.报文交换技术 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类似,也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时延,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

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

报文交换比分组交换出现的要早一些,分组交换是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将报文分割成分组进行传输,在传输时延和传输效率上进行了平衡,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优点: 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

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

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 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

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

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

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传送时延。

3.分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主要适用于传送话音相关的业务,这种网络交换方式对于数据业务而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数据通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较大,如果采用电路交换技术,若按峰值比特率分配电路带宽则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按照平均比特率分配带宽,则会造成数据的大量丢失。

其次是和语音业务比较起来,数据业务对时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需要进行无差错的传输,而语音信号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失真但实时性一定要高。

分组交换技术就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换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面向无连接而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需要传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许多小段数据,并在数据之前增加相应的用于对数据进行选路和校验等功能的头部字段,作为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即分组。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在通信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每个节点首先将前一节点送来的分组收下并保存在缓冲区中,然后根据分组头部中的地址信息选择适当的链路将其发送至下一个节点,这样在通信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网络的能力来动态分配带宽。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但时延较大。

优点:①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因为分组是逐个传输,可以使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并行,这种流水线式传输方式减少了报文的传输时间。

此外,传输一个分组所需的缓冲区比传输一份报文所需的缓冲区小得多,这样因缓冲区不足而等待发送的机率及等待的时间也必然少得多。

②简化了存储管理。

因为分组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换结点中存储器的管理通常被简化为对缓冲区的管理,相对比较容易。

③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

因为分组较短,其出错机率必然减少,每次重发的数据量也就大大减少,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

④由于分组短小,更适用于采用优先级策略,便于及时传送一些紧急数据,因此对于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的数据通信,分组交换显然更为合适些。

缺点: ①尽管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少,但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而且其结点交换机必须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

②分组交换与报文交换一样,每个分组都要加上源、目的地址和分组编号等信息,使传送的信息量大约增大5%~10%,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通信效率,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③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要对分组按编号进行排序等工作,增加了麻烦。

若采用虚电路服务,虽无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虚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公路测量应注意哪些方面的知识点积累

什么是工业橡胶同步带

测量规范:测量工作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建设单位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特编制该细则。

请各施工单位测量工作人员共同遵守。

1.导线点、水准点的交接:施工放样是在施工承包合同正式生效后按设计图纸进行的。

施工放样前,承包人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接受监理工程师或设计单位交给的导线桩、水准点和设计院的逐桩坐标资料及其它桩位。

交接桩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进行中避免出现任何可能给工程造成损害的差错。

交桩工作可以由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交桩,也可以在由监理工程师陪同的情况下由设计单位直接向承包人交桩。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人按要求对新交桩点进行复测,以保证所移交的控制桩、点资料的正确。

2、测量监理工作流程要点:⑴.测量仪器及量具均应备有相应检定合格证书并报监理组备案。

⑵.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名单(专业证书)复印件报监理组备案。

⑶.施工单位测量负责人应定期向监理介绍工程进展中的测量计划、控制点、水准点变更情况。

⑷.施工单位测量记录必须用正规记录手簿、表式,每次测量应认真、如实记录测量全过程不许涂改,妥善保管原始资料。

⑸.原始测量计算应经过200%复算方能投入实际测量过程中,实地测量应按100%复测检查,合格后由监理专业人员复测确认合格后方能投入下一步施工。

⑹.导线控制:水准点(加设临时点)必须定期复测,临时点(水准点、控制支点)要有2个以上点,以便检查。

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在不易破坏、坚固建筑物上,建议三个月复测一次,并注意可能受外界影响发生变化情况),发现有变化及时复测、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认可。

⑺.未经监理人员认可的各类水准点、加密导线点不准使用,各临时导线点或水准点应明确标明并备有书面记录资料。

⑻.测量工作具体要求:①.测量时按规范形成观测、记录、计算、检查一体的质量体系。

②.测量仪器备有年度检查合格证。

③.测量人员及测量仪器相应固定,选择最佳时间进行观测。

二、 地面道路段监理测量要点:⑴.对监理认可的导线点、加密点、水准点进行测量放样,必须等待监理测量复测的手续正确无误后安能进入下一步施工。

⑵.地面道路路床标高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测量规范进行施工,路线中心、边线和每层标高进行100%的测定,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满足设计要求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具体精度要求:① 控制点点位相对误差<1/② 定位放线相对中误差≤1/5000③ 测角中误差±10〃④ 水准点闭合差±20√ L⑤ 量距差<200m为±1/5000三、桥梁施工测量要点:1.此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是桥与隧道连接重要环节,测量精度要求较高,应采用导线点或加密点设站,用极坐标法测量桩位√△x²+△y²≤2㎝,挖孔桩垂直度应控制在1/300以下,方能保证桩位的位置可靠性。

挖孔桩成孔后必须由测量人员把孔的中心位置定好,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放入钢筋笼。

桥墩是桥梁的重要部位,其直接影响到桥梁位置的正确性。

本工程桥墩是单体立柱,希望各标段的测量人员严格把关,桥墩点位放样后经监理工程师复测认同后方可立模等工序。

对墩柱顶点位和高程的测量,必须由监理工程师复测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隧道施工要点在隧道施工前必须对导线控制点进行复测,引入隧道内的控制点,其后方向点必须大于隧道掘进的边长,其是它的倍数更佳。

在施工过程中应多次对地面控制点联系复测工作,引入工作面的临时水准点必须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便校核,对其精度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检测,引入闭合差应不大于±12√L。

监理应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期对中心线、中心点、高程、变形、沉降等进行复测工作,以便更好的掌握精度动态。

联系测量:①.要求施工测量进行联系测量时以极坐标法,监理进行现场复测、监督。

②.联系测量导线点或观测墩必须牢固、稳定且有效保护。

③.联系测量精度要求为最弱边方位角误差不大于10〃。

(一)概论测量学:是研究如何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如何将地球表面的地貌及其它信息测绘成图,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将设计图上的工程构造物放样到实地上的科学。

测量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做作用:1、测量工作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获得一条最经济、最合理的路线,首先要进行路线勘测、绘制带状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进行纸上定线和路线设计,并将设计好的路线平面位置、纵坡及路基边坡等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便指导施工。

当路线跨越河流,拟设置桥梁跨越之前,应测绘河流两岸的地形图,测定桥轴线的长度及桥位处的河床断面,桥位处的河流比降,为桥梁方案选择及结构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

施工时,将桥墩、桥台的位置在实地上放样到位,也要进行测设。

可以说,道路、桥梁的勘测、设计、施工包括竣工养护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技术。

2、测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本项工程经济效益的好坏。

像导线点水准点误差较大,路面施工测量标高控制不准确,桥梁桩位偏位过大等等,以港丰公路为例,路面Ⅱ标全线17.462km沥青上面层平均标高高出设计1mm,就会增加工程造价40多万元。

所以作为一位路桥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测量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要通过在工程实践中不断锻炼,首先做一位合格的测量技术人员。

(二)施工前测量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首先提供给施工单位一份导线水准点位图,施工单位要根据提供的点位图进行实地确认,复核加密,并对加密的导线水准点进行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以及三四等水准测量,并通过计算整理为正式施工测量做好充分准备。

(水准测量公式—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实测高程)(高程的计算有两种方法—1 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 . 2 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1、交桩我觉得在交桩前最好复印一份该标段内平面图,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点位图,在实地确认后并在图纸中标注出来,以大体了解该工程导线水准布置情况,一般点位图包括的内容有:**镇**村**组**号,距**多远,点位的埋置情况(带钢筋头水泥砼块),相临导线点通视情况等等。

2、加密导线水准点加密前最好复印一份工程占地图,一方面可以通过它寻找合适的通视点,一方面可以了解加密点对以后施工利用程度。

原则:A、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我觉得尤其值得注意要避免因冬季测量未考虑到夏季树枝遮挡而影响连续视线。

B、点位要选择在土质坚硬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C、埋设点位要高于附近原地面,以防雨水、泥土覆盖等原因产生沉降,而且便于以后施工测量,去年1月份,我们在港华公路布点时,有好多点位低于原地面,导致在刚开始的导线测量中到处找点。

D、导线各边的长度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350m之间。

E、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路面施工前导线加密注意事项:路基施工结束后,道路已大体成型,我觉得导线加密与复测同开工前一样重要,首先点位尽量根据线形均匀布置在道路两侧,对部分路基标不合理的点可以连测,但尽量重新进行加密至适合施工测量的点上来,再者不要过分离路基边缘太近,以防止在清理预压土、在附近设置取土坑、修边坡等问题而造成连续导线点丢失。

3、导线、水准测量(1)、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中的一种方法。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

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折线边称为导线边。

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坐标。

A、导线测量布设形式: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

支导线没有校核条件,差错不易发现,所以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两个,一般仅作补点使用。

根据测区的具体条件,导线还可以布设成具有结点或多个闭合环的导线网。

我们在去年港华公路导线测量中,最后一个已知导线点找不到,只好对最后一段进行闭合导线测量。

B、导线测量过程:首先成立4人组成测量班组,一个前视,一个后视,一个测站点,一个记录。

导线测量我们公司每个项目部都配备有全站仪,测距只需对中即可;导线的转折角有左右之分,在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称为左角,而在右侧称为右角,对于附合导线应统一观测左角或右角(在公路测量中,一般是观测右角),对于闭合导线,则观测内角。

当采用顺时针方向编号时,闭合导线的右角即为内角,逆时针方向编号时,则左角为内角。

导线转折角通常采用测回法进行观测:132测回法步骤:(略)C、导线坐标计算Ⅰ、坐标方位角的推算:a)β为右角b)β为左角c)右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为:α前=α后+180°-β右 式中:α前表示前一条边的方位角;α后表示后一条边的方位角。

左角推算方位角的公式为:α前=α后+β左-180°注:推算出的方位角如大于360°,则减去360°,若出现负值,则加360°。

Ⅱ、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 xB=xA+DAB*CosαAB yB=yA+DAB*SinαAB 坐标方位角和坐标增量均带有方向性,注意下标的书写。

(如图c)进行讲解。

Ⅲ、由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坐标方位角和边长设A、B为已知点,其坐标分别为()、()tgαAB=△yAB/△xABDAB=√△xAB2+△yAB2αAB在四个象限之内,它由正负号△xAB、△yAB的正负符号确定,计算时要注意关系区别。

(通过图c进行讲解。

)D、附合导线及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简单大体的讲一下计算的步骤。

E、为防止导线测量计算中误差较大注意事项:Ⅰ、测量前首先确定所测导线点牢固,检查是否由于自然沉降、人为损坏等原因,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

Ⅱ、尽量消除因仪器精度、气象因素、人为操作等原因,使布设时的精度与施工要求的精度一致。

Ⅲ、在导线测量中避免测量误差超限。

Ⅳ、严格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导线点起算点的精度要符合要求。

(2)、水准测量工程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首级高程控制,当然高程测量以前,必须根据精度和需要在标段内布置一定的水准点。

一般多利用设置的导线点。

测站观测程序(简称黑-黑-红-红):照准后尺标尺黑面,按下、上、中丝读数;照准前尺标尺黑面,按下、上、中丝读数;照准前尺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照准后尺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四等水准测量每站观测顺序也可为黑-红-黑-红。

根据对港丰公路与港华公路的三四等水准测量,我个人认为最好按照以下测站观测程序较为快速准确:照准后尺标尺黑面,按下、上丝读数;照准前尺标尺黑面,按下、上丝读数;计算后视距、前视距、视距差及累计视距差是否符合要求;照准前尺标尺黑面,按中丝读数,照准前尺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照准后尺标尺黑面,按中丝读数,照准后尺标尺红面,按中丝读数。

计算读数差及高差之差是否符合要求。

(三)道路施工测量道路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恢复道路中线、路基边桩的测设、竖曲线的测设等项工作。

1、恢复道路中线从路线勘测到开始施工这段时间里,会有一些中桩丢失,所以在施工之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恢复工作,并对原来的中线进行复核,保证路线中线位置准确可靠。

目前随着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测量工作也越来越简化程序。

以前用经纬仪放样,采用偏角法或切线支距法,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不高。

现在一般都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不仅速度快而且精度高。

但作为测量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偏角法及切线支距法灵活应用。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放线方法:A、切线支距法是以曲线的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按曲线上坐标X、Y设置曲线。

xi=Rsinψiyi=R(1-Cosψi)ψi=li*180/(R*π)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坦开阔的地区,具有测点误差不累积的优点。

前段时间我们施工港丰公路上的两丰路交叉口时,由于没有仪器且附近没有导线点,我们就采用这方法,比较方便,两把尺子就可以解决。

B、偏角法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至曲线任一待定点Pi的弦线与切线T之间的弦切角(这里即为偏角)△I,和弦长ci来确定Pi点的位置。

△I=li*90/(R*π)这种方法是一种测设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着误差累积的缺点,所以宜从曲线两端向中心或自中心两端测设曲线。

C、坐标法计算方法主要是公式。

这种方法侧设道路中心线,精度高、速度快,目前在道路工程中已广泛采用。

2、路基边桩的测设路基边桩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来。

边桩的位置由两侧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

常用的边桩测设方法如下:A、图解法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测定其位置。

当填挖方不大时此方法较为方便。

你自己可以去搜索的,




上一篇:英语怎么写 电报

下一篇:征服勇士怎么加点

本文地址:https://pctelegram.org/cjwt/2191.html

返回顶部